WFU

2013年4月25日 星期四

看完快思慢想的隨筆(上標籤與去標籤化)

前言



其實這是看完快思慢想的隨手筆記,有點像隨筆,沒有什麼條理。



聊聊我自己是怎麼學習一些事物的,簡單的來說就是標籤化在去標籤的過程,過去這些原理不是很清楚,不過看完快思慢想,則對過去這樣的學習模式有更清楚的理解。(這本書中文翻譯有問題,建議看英文版

快思慢想這本書中簡單的說明人類的思考分成系統一跟系統二,簡單的來說系統一就直覺而系統二是抽絲剝繭的邏輯思考。




(2018年5月 25日更新圖片,引用來自於經理人

我自己對於任何新事物,都是用已知的事物聯想,儘快的將事物標籤化很快的讓他歸入到系統一,而當系統建立後,開始設定一個習慣,當自己看到標籤的時候,隨時用系統二的模式解構標籤。


以日本與奧地利為例


例如:如何聯想日本本州的幾個大城市,我自己是套入台灣的模組標籤化他





東京就像台北,首都,行政金融中心,比較理性(冷漠

大阪就像高雄,第二大城市,以港口貨運聞名,人民熱情,一直想跟第一大的城市比拼(對槓),大阪有大阪腔,高雄有高雄腔。

名古屋就像台中,在兩者之間,交通中樞,名古屋被稱中京,而台中連同南投之前是省政府所在地

這時候標籤化模組的時候,就可以擴增相關性記憶連結了,例如大阪的旁邊有日本的古都:京都,高雄的旁邊也有台灣的府城:台南。東京旁邊有個港口叫橫濱,台北的附近也有個港口叫做基隆。

建構標籤的同時,要記得去標籤化時,日本有一些城市如東北的仙台北陸福島或是更西方的廣島都會被疏忽掉。

或許有人認為日本大家都很熟悉,那我用一個大家不一定那麼熟悉的地方,我之前SCOPE時交換到奧地利,所以以如何聯想奧地利的地理為例



維也納就像台北,藝術文化中心,有很多文化表演

葛拉茲(Graz)就像高雄,在南方,是第二大城,也是工業城

因斯布魯克(Innsbruck)就像台中,在奧地利的中央,後頭都是山,因斯布魯克往山裡面走旁邊有一個很漂亮的湖邊小鎮哈修塔特(Halstatt),就像台中往山區走會有一個知名的湖叫做日月潭。

如此就算沒去過奧地利,也會對奧地利有基本的一些印象。


以英國歷史為例


又比如說,我們要如何理解英國的歷史,英國就是一開始是賽爾特人(Celts)到英倫群島,賽爾特人稱這個島嶼叫做 Britain(不列顛),當然賽爾特人就是不斷的反抗,又不斷的被征服的歷史,一開始是羅馬人,後來是日耳曼人,當然後來不斷的征服者後來融合在一起,就變成所謂的盎格魯-撒克遜(Anglo-Saxon)人,這時候英格蘭( England )的名詞也就誕生,其實就是盎格魯的土地(Anglo-land),這也是英國目前人數最多的人。在後來,諾曼人來征服英國,征服者威廉一世在西敏寺加冕為英格蘭王,開啟了諾曼王朝。

這一大串很難記吧!把他跟台灣的歷史連結起來,你就會印象深刻了,台灣最早就是由南島語族原住民以及平埔族人住在台灣,可惜的是,當時原住民怎麼稱呼這塊島嶼目前不知,不過漢人來的時候用著西拉雅族的台窩灣社(Taivoan)命名,中間也有葡萄牙人幫忙命名為福爾摩沙(Formosa)。後來鄭森時期跟清治時期,這些講廈門、泉州話、漳州話的漢人或是漢化的百越人,不斷的融合在一起,就變成所謂的台灣人,這塊島嶼也用清國的官話稱呼為台灣。1949年後,中華民國蔣介石政府轉進來台,並且開始戒嚴,開啟了蔣介石不斷當總統的時代。

來,我們看一下
賽爾特人               台灣南島語族原住民跟平埔族
盎格魯-撒克遜人     鄭氏跟清治時期的台灣人
諾曼人                  1949年來台灣的中華民國人

這樣子相關的歷史是不是就容易記憶?甚至這部份還可以往後延伸,英國發展到極勝時期,在全世界都有領地,甚至在新大陸還有一整個大的殖民地。中華民國發展到極大時期,在歐亞舊大陸,也有一塊領地。前者後來獨立變成美國,後者把蔣政權取代之後,就成立了稱為新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這種視角反向回來對照看英美之間的關係就會更有趣。

美國後來強大了,自然不把英國當成宗主國,但是美國的統治階層幾乎都是WASP(盎格魯-撒克遜白人新教徒),他們主流文化裡頭對於英式文化有濃濃的嚮往,例如在東岸的常春藤盟校等。(這部份英美有許多影視作品描述當中的細節,近期的代表是金牌特務機密對決 2018年5月25日更新)等。

而仔細看中國,現在雖然中國曾經破四舊立四新,但是改革開放後,也開始建立興起自己的文化,所以過去中國有一段時間一直關注台灣的中華民國文化,甚至對於從蔣介石以來的各個總統,覺得這些人形象溫良恭儉讓,代表著中國儒家的傳統,懷著虛幻的嚮往。(當然綠營的除外,凱爾特人怎麼可能可以當皇室成員呢)

甚至在語言上也可以類推來聯想
美式英語是Rhotic English(發R音),英式英語是 non-Rhotic English(不發R音)
而同樣是官話的 (Mandrain),在中國的中式官話(俗稱普通話),口音會捲舌,而台灣的台式官話(俗稱標準國語)就已經不太捲舌了。

當然,做這樣子類推時要記得,貼標籤只是幫助聯想記憶,但是自己看到這些標籤時,一定要了解當中的差異,去標籤化。

例如剛剛為了將大不列顛群島跟台灣島歷史相對應時,把台灣重要的一些時期如,荷西以及讓台灣現代化的日本時期給忽略不討論。

而英國在英格蘭王國時期,在諾曼王朝之後,歷經了金盞花王朝、都鐸王朝等,而形成現代大不列顛聯合王國(Unites kingdom)則是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等鎖組成。

隨著了解越深入,原有貼上的標籤則會不斷的被解構,進一步各自建構一個獨立的知識體系系統,讓自己學習到其他事物的時候,可以拿來類推擴展(如拿英國歷史類推比較歐洲歷史,拿台灣歷史類推日本歷史等),如此像大腦神經元連結,不斷訓練的同時,不僅加強原有記憶,也可以擴增其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