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年4月21日 星期五

龍來讀冊: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



為什麼會買這本書


今年初有一本在德台灣記者林育立的在地觀察大作:「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出版,這本書也是我認為是目前描寫戰後的德國目前最精闢的中文書籍。不過在觀看的過程中,對於其中的德國文化,不管是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普魯士、近代德國等,發現自己認識很不足。對於西方歐洲文化,過往我都簡化成兩希文明(希臘、希伯來),但是德國也好法蘭西也罷,他們根基裡頭的日耳曼文化,我卻不是很認識,為此去找了一些書籍,而這本「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為什麼歐洲對現代文明的影響這麼深」是簡單易讀,卻又對歐洲文明有更簡明的架構。



關於此書


本書作者是去年往生的澳洲墨爾本拉籌伯大學(La Trobe University)歷史學家約翰.赫斯特(John Hirst)寫給澳洲學生的歐洲歷史書, goodreads 高達4.14顆星。這本書有趣的地方在打破傳統歷史輸編年寫史的作法,在前兩章就已導讀讓大家對歐洲歷史有通盤了解,而後在以六種不同的角度切入,彷彿拼圖一樣,區塊化的說明歐洲歷史,雖然只說到19世紀,但是其輪廓面貌仍然影響至今。非常推薦中學生觀看,裡面也有清楚的圖表,會讓讀者清楚建立歐洲歷史架構,之後也會對歐洲歷史過程中發生的事件背後的理由,有清楚的觀點。以下會稍微簡單介紹一下。


歐洲文明三元素:從彼此融合到各自獨立


歐洲文明有三個要素: 1. 古希臘、羅馬文化 2. 希伯來中的基督宗教 3. 日耳曼戰士文化。所謂的歐洲文明,其實就是三者彼此交互融合而後這三個要素彼此獨立分離的過程。

  • 古希臘、羅馬文化 
如果我們去找哲學、藝術、文學、數學、科學、醫學跟政治思想的源頭,都會帶我們到古希臘。希臘不是單一國家,而是各自小聚落分區統治的城邦。希臘人加入城邦,有點像歐洲人加入俱樂部,是基於同誼情感,民主政治的原型也在城邦誕生。希臘人的特性,可以從幾何學略見一二,幾何學是個簡單、優雅、邏輯的體系,希臘人也相信這是引導人類了解宇宙本質的一個途徑。希臘人相信任何複雜的事物,都可以用簡單的道理來解釋。古羅馬人是義大利半島羅馬市周遭的小部落,後來雖然就崛起環繞地中海建立羅馬帝國,但本質上文化是繼承古希臘的,所以我們把這元素叫做古希臘羅馬文化。

  • 希伯來文化中的基督宗教
在中亞地區,猶太人相信宇宙只有一個真神,而猶太人是上帝的子民,因此猶太人要遵守上帝的律法,也就是「十誡」,這宗教信仰跟原始羅馬希臘的神話不相同,猶太宗教中道德跟宗教是密不可分的,而在耶穌的領導下,把猶太教轉化成基督教,從此在羅馬帝國開花,更在西元三一三年君士坦丁大帝成為基督徒後,成為羅馬的國教,根植在歐洲文化當中。

  • 日耳曼戰士
日耳曼人原本是住在北方蠻族,在西元四〇〇年時入侵羅馬帝國,西元四七六年殲滅西羅馬帝國。不過日耳曼人侵犯羅馬帝國時,並沒有摧毀他們的意圖,他們的目的在佔奪肥沃的土地好安家落戶。日耳曼人侵占羅馬後,反而開始在文化上開始羅馬化,很像東亞中原的五胡亂華時期。




君士坦丁大帝把基督教變成羅馬國教後,教會為了增加宗教權威,把古希臘跟羅馬的學術與聖經結合,希臘羅馬文化保存下來。而日耳曼征服羅馬帝國後,卻在羅馬基督教會協助支持下,統治歐洲大陸,而日耳曼人也因此被影響,成為基督徒,成為羅馬基督教會的守護者。而羅馬人與日耳曼人的改造,教會有自己的層級、法律、稅收制度,甚至國王要受到教皇的受證。古希臘羅馬、基督羅馬教會、日耳曼三個不搭嘎的元素,形成了共生狀態,延續了一千多年。

所謂的歐洲近代文明,則是這些元素各自獨立的開始。

十五世紀開始,學者想要單純研究學術,而不需要包裹宗教道德束縛,產生了文藝復興。人民想要單純信仰上帝,擺脫羅馬人教會束縛,十六世紀馬丁路德開始宗教改革,從此羅馬基督教會之外,還有單純信仰上帝的基督信教。十七世紀,因為哥白尼、牛頓等人的科學革命,證明教會的知識有錯,除了產生科學革命,近一步帶來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也因為啟蒙運動。日耳曼人開始想知道自己的祖先是怎樣的人,於是十八十九世紀的浪漫主義運動因而產生。近一步的民主主義、文化等就產生。一邊是代表理性的科學與進步,一邊是代表感性的感情與解放,兩股力量分裂,拉扯,困惑,孕育出歐洲文化。




讀後感想



在世界同時有許多古文明,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中亞的古印度文明,北非的古埃及文明,或是東亞的中原文明,這些文明都曾經影響當地,甚至歐洲的印刷術,造紙術,火藥等,其實都是直接或間界的從中國來,但是近代社會開始發展,不管是工業革命,代議政體或是人權觀念等,都是發始與歐洲。歐洲文明為什麼引領全球至今仍有許多討論。

舉例來說:一四八零年,明朝皇帝下令禁止海外探險。但是在歐洲,沒有一個國王曾經濫用或自詡有這樣子的威權。「國家為什麼會失敗」分析富裕國家的體制為廣納式政治經濟體制。

歐洲之所以能夠這樣子發展,從歷史奠基的那一刻就注定,不像在中國,以儒家為尊的菁英文化思想,使得權力往君權絕對集中,中國人一直都很聰明,但在制度以及文化薰陶下,智力永遠花在如何揣摩上意,縱然有人有奇思異想,也只是變成空想。日耳曼人征服了羅馬,卻無法治理羅馬,因此與教會合作,提供良好的政府,才能爭取人民的服從,權利的分散在歐洲文化三元素衝撞的結果,歐洲的政體從來都是互相制衡的,因此重視經濟發展與新興科技也是不得不然的結果,多元的歷史遺產也因此可以充分被挖掘延伸。

當然書中提到的不只這些,三元素共生體如何存活千年,甚至與伊斯蘭之間的衝突,古希臘的民主意識如何內化到歐洲文化中,皇帝跟教宗之間的權力流轉關係,如何從兩種語言變成幾十種語言,以及常民百姓生活如何啟蒙並引發浪漫思潮等。看完後對於整個西歐,會有非常鮮明的架構。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想倒不是在這些為什麼歐洲卓越的原因,而是認識日耳曼對於歐洲文化的影響。日耳曼人征服羅馬後,因為羅馬基督教會文化影響,日耳曼人統治階級學習使用拉丁語系為主的羅馬文化,但其實民間也還是使用日耳曼語。隨著中世紀一連串從文藝復興開始的理性科學進步運動,包含馬丁路德為了宗教改革把聖經從拉丁文翻譯成古德文,這一連串理性運動中,日耳曼人同時也在反思自己民族情感的根源,一種以地方語言創作的文學:浪漫主義開始興起,進一步追尋自己文化根基的結果﹑才使得自己的文化更興起,法國,德國,英國,也都這樣子各自興起,才產生近代強盛的歐洲國家。這感覺讓我想到日本也因為紫式部等人放棄漢字寫作,以庶民語言的片假名平假名寫作源氏物語,才讓日本逐漸活出自己的樣貌,

理解歐洲歷史中日耳曼人追尋自己祖先歷史的過程,以及認識在地人民的文化,在學習並同時反思的過程中,逐漸走出自己的道路,或許這是在台灣的人民最應該學習的事情。

因為認識日耳曼(German)對於歐洲文明的影響,我看完這本之後,在閱讀對於「歐洲的心臟」這本書時,讀起來就更順手,而後為了理解德文文化內容的來源,於是又買了「德國文化關鍵詞」,算是我自己的認識德國三部曲。



延伸閱讀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上) ()
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富堅ing)